Search

20201106 施振榮Stan哥演講:【千倍機會的服務業國際化】
影片連結:
  • Share this:

20201106 施振榮Stan哥演講:【千倍機會的服務業國際化】
影片連結:https://youtu.be/y7xJEyIZANg

施振榮Stan哥於2020/11/06日應商業發展研究院邀請出席【創價服務 無限商機】論壇,並以「千倍機會的服務業國際化」為題演講。他指出,服務產業未來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(相對於製造業),可以說有千倍的機會,當然相對也有百倍挑戰在等著我們。

所謂「千倍機會」,指的是:2 (GDP)X 5(附加價值空間)X 100(市場空間)= 1000。在已開發國家的服務業GDP規模往往是製造業的兩倍以上,加上服務業未來可以改善的空間(比起製造業)及其效益估計可創造五倍以上的附加價值,且如能複製到海外市場,發展空間將是在台灣的百倍以上,因此未來有千倍機會。

當然,挑戰亦不小,所謂「百倍挑戰」是指:5(創新價值)X 20(國際經營)=100。主要在於服務業要創新價值服務的難度五倍外,且國際經營的挑戰難度又高了20倍,因此將有百倍以上的挑戰!

他指出,我們要挑戰困難、突破瓶頸,才能進一步創造價值,這也是值得台灣未來30~50年投入的希望工程。

對於台灣〝贏〞的定位,他也提出,製造業的定位:全球研發製造服務中心;服務業的定位:全球華人優質生活創新應用示範重鎮。

也因此,台灣產業之發展策略,一方面要加強研發創新提升製造業產品的附加價值,並支援自有品牌國際化(代工服務持續強化);另一方面,要整合創新應用科技產品提升服務業的競爭力,加重整廠輸出及整案服務輸出的台灣製含量。

對於台灣推動服務業國際化的思維,他認為,必須在台灣先有創新整合的實務優質案例,且必須要有相對多的標準化以利複製,並借重科技產品及資通平台,以利控制品質、成本及複製容易,重視長期的品牌經營,才能創造應有價值。

他也指出,過去我們的思維經常是「由左想右」(技術導向,指由微笑曲線來看,過去習慣研發左端的創新技術後,就認為是市場會需要的新需求),未來應走向「由右引左」的新思維(巿場導向,指了解右端的市場,由終端使用者的需求出發,引導開發市場真正需要的新技術)的思維,以迎接大中華巿場的轉機。

在新經濟的發展下,他也特別提出應以「新(多維)微笑曲線」,面對未來,台灣要轉型升級,未來就要進行跨領域整合才能創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新價值,藉由共享資源,攜手共創有形與無形的效益,落實在「體驗經濟」與「共享經濟」創造價值,這就「新微笑曲線」的精神所在。

而要面對未來的新挑戰,施先生也提出,台灣未來的新願景就要以成為世界的「創新矽島」(Si-nnovation Island)為定位,並打造台灣成為東方矽文明(Si-vilization)的發祥地。

他指出,台灣要物質文明及精神文明並進。目前台灣已是全球3C產品物質文明的主要貢獻者,未來更要以華人之優質生活為目標,提供創新的具文化特質的產品及服務,至於硬體則要整合具華人文化特色的應用軟體及服務,以東方矽文明(以矽科技為中心)與西方雙融,為人類文明做出貢獻。

最後,他也鼓勵大家,要以研製優勢,建立以王道思維的全球夥伴生態,並以氣長策略,長期投入經營國際品牌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宏碁集團創辦人/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施振榮
View all posts